"我正在挣扎" — 女性强调 Z 世代在养活自己方面面临的财务困境

"Jeg kæmper" — Kvinde fremhæver Gen Zs økonomiske kampe for at støtte sig selv

这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惊讶,但研究表明,Z 一代比其他同龄人面临着更大的挑战。 盖洛普和沃尔顿家庭基金会 (WFF) 于 2023 年 9 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由于为未来做好财务准备而面临的严重压力,不到一半的 Z 世代美国人过着最好的生活。

快进到 2024 年 1 月 6 日,TikTok 创始人 Chailyn (@chailynt) 投下了一些真相炸弹。 她斥责那些给 Z 世代贴上“懒惰”标签的人,并断言每周工作 40 小时并不能神奇地让入门级专业人士实现经济独立。 为什么? 因为目前的工资太低,Z 世代无法养活自己。

一位女士在查看账单时感到压力重重。资料来源:盖蒂图片社

一位女士指出,目前的工资不足以养活Z世代。

Chailyn 表达了她对媒体对 Z 世代的批评的不满,称他们因为不遵守传统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而懒惰。 她热情地研究了这个问题,并强调尽管她每周工作 5 天、40 个小时,但她的收入不足以独自生活。

“我自己赚的钱不足以支付房租、水费、电费和吃饭费。我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,”她解释道,并强调了与前几代人的对比,他们在刚开始时就可以管理这些费用。

@chailynt

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是你刚开始时的样子了,与其因为我们不想工作而苦苦追寻,不如利用你的职位和经验来做出改变,让你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。 你已经用了20年的时间来体验生活,而在这段时间里,你也完全抹去了我们开始拥有生活的任何机会。 – – – 也许我只是在沃尔玛工作,但我仍然应该能够通过全职工作来支付账单。 – – – – #fyp #foryou #trend #viral #news #genz #9to5

♬ 原声 – 柴琳

“二十年前,当你刚刚开始生活时,你可以自己生活,”柴林说。 “二十年前,当你刚开始的时候,你就能做到我现在努力做到的一切。”

柴琳直接回应了她这一代人的严厉批评,她透露,“你已经工作了 20 年。你有 20 年的工作经验。你有 20 年的职业经验,这让你获得了加薪,获得更多的钱,让你在你创造的经济中获利。”

“你可以坐在这里,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称 Z 世代懒惰,但我一直在努力工作,只是为了勉强度日。恕我直言,我不想在剩下的时间里这样做我的生活,”她表示。 “我不想辛苦工作,浪费一生的时间去工作,只是为了勉强支付账单。”

最后,柴琳认为,这种情况是老一辈人造成的,而不是Z世代。她指出,人们可能认为Z世代很懒,但责任在于那些任由经济恶化的人。 他们让它分崩离析,现在 Z 世代被指责不想耗尽自己的精力去纠正过去的错误。

她确实没有错。 没有什么能说服我把 1999 年的 20 岁换成今天的 20 岁。

— 𝙼𝚁。 𝙻𝙴𝙰𝙳𝚂𝙻𝙸𝙽𝙶𝙴𝚁(@Lead_Flinger) 2024 年 1 月 8 日

Chailyn的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,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。

该视频已获得超过 470 万次观看,并且还在不断增加。 该视频还获得了许多 TikTok 用户的超过 31,000 条评论,他们一致认为实现财务独立是一项重大挑战。

“老一辈人认为,拼命工作就是努力工作,”一位网友在评论区写道。 “这对他们来说可能已经足够了,但我想充分利用我的生活。”

另一位 TikTok 用户简单地说:“我不仅想生存,我还想生活。”

“这里是千禧一代;我不责怪 Z 世代,”第三位 TikToker 评论道。 “我也不想朝九晚五的工作,这太糟糕了。谁愿意一生都在工作中度过呢?”

另一个人悲伤地分享道:“我们不会有退休这回事。”

“要么立即赚大钱,要么永远住在家里,”有人指出。 “但这也是我们的错?如果我们搬出去,我们就必须在 98 岁时退休。哦等等——”

她并不完全错了。 首先,这个系统是一个骗局,没有人应该为了生存而工作。 而且,即使在十年前,我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
— @Bp (@BdPwll81) 2024 年 1 月 9 日

在 X(以前称为 Twitter)上,该视频也引起了关注,但意见分歧很大。 一些人(主要是婴儿潮一代)认为柴琳应该接受现实世界的现实并更加努力地工作,而其他人则团结在她身后,对当前工作环境的挑战有着类似的看法。

“她百分百正确,”一位 X 用户写道。 “人们生活在泡沫之中!!”

另一个人在推特上写道:“她没有错……没有人愿意一生都在维持收支平衡。”

“婴儿潮一代是历史上最有特权、最被宠坏的一代。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可以更加努力地工作 10 倍,但也无法实现他们在银盘上获得的 10% 的成就。他们太愚蠢了,无法理解这一点,这就是证明,”第三个 X 用户回应道。